“三清三拆三整治”全面提升人居环境
云浮融媒记者 钱枫 冯荣昌 谭淇尹 通讯员 林志德 卢家骥
“门前新修的水泥路和美丽的花基,就是党和政府带给我们最实在的获得感,这路通到了家门口,更通到了心坎上!”石城镇珠洞村委大坑口村民陈桂周朴实的话语,道出了云安区石城镇以“三清三拆三整治”专项行动深度赋能交通建设、提升人居环境带来的真切变化。
在深入推进“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”过程中,石城镇创新性地将环境整治与路网升级紧密结合,通过“三清三拆三整治”专项行动,“清”出整洁环境、“拆”出发展空间、“整”出崭新风貌,为构建外联内畅交通格局扫清障碍、夯实基础。交通赋能与环境提质的同向发力,正驱动石城经济发展与产业升级双轮疾驰,铺就一条经济腾飞、产业兴旺的双翼齐飞之路。
党建引领破难点
匠心雕琢提颜值
石城镇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,将“三清三拆三整治”行动作为攻克路域环境顽疾的锐利武器。镇党委牵头组织国道324(石城段)沿线14个村党支部及在建项目负责人召开专题动员会,统一思想、明确任务,凝聚攻坚克难的强大合力。
聚焦关键节点精准发力,各级党组织与项目部协同作战,发挥退役军人与乡村工匠作用,小成本撬动,以打造“美丽节点”为突破口,系统提升国道“主脉”与乡村路网“毛细血管”的整体形象。今年以来,全镇组织砌筑砖花墙1300多米,实施国道沿线清杂硬底约1450平方米。经过整治,高潭段山体坡面绿意盎然,石岩段榕树公园游人驻足,珠洞段厂房立面焕新如初,省道539线留洞段风貌蜕变。一批精心打造的精品节点,显著提升了石城的“第一印象”和营商吸引力。
珠洞村党支部书记区杰志对此深有体会:“国道厂房风貌的提升既扮靓了交通干线,又提升了企业形象,带动了产业发展。我们将持续助力道路环境提升,进一步盘活发展空间,带旺产业,让乡亲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。”
路网畅通连血脉
产业沃土焕生机
石城镇深刻认识到交通是产业的命脉,将路网升级作为激活乡村发展潜能的核心驱动力。石城镇抢抓机遇,全力攻坚县道807茶洞至六马“四升三”改建、东风美丽农村路、通云雾山村委公路改造、通高塱村委公路改造等关键项目。这些项目的快速推进,为产业发展打通了“最后一公里”。同时,依托国道324线主动脉,着力疏通乡村“毛细血管”,编织内畅外联、便捷高效的路网体系。
交通的改善立即传导至产业端:云星腐竹厂物流更畅、销路更广,东风水库生态游人气攀升,云雾山资源开发迈入快车道,迳心茶场茶香飘向远方。便捷的交通如同源源不断的活水,滋养着沿线特色产业茁壮成长,“百千万工程”的产业振兴图景日益清晰。
据石城镇“百千万工程”指挥部镇域经济专班工作人员陈树林介绍,石城镇紧扣“百千万工程”部署要求,以交通建设为突破口,聚力“三清三拆三整治”行动,提升国道324线路域整体风貌,通过打造砖花墙、墙面漆面美化、路面硬底化及高边坡绿化等精品节点,让道路沿线环境焕然一新。同时强力攻坚县道807“四升三”改建、东风路升级等“硬联通”项目,推动国道改线、深南高铁、佛肇云高速等重大交通项目落地建设,加速构建四通八达的骨干路网,以交通畅联助力镇村协同高质量发展。
“‘百千万工程’真真切切改变了我们的生活。‘三清三拆三整治’后危房变公园,村道硬底化让我们雨天卖山货不再愁,去镇上赶集也更便捷了。”陈桂周与记者分享了他的切身感受。
清障攻坚筑通途
立体路网绘新篇
在“三清三拆三整治”专项行动中,石城镇统筹各方力量,集中攻坚拆除道路沿线破旧危房、根除环境卫生黑点、精雕细琢风貌提升工程,为重大项目顺利推进扫清障碍。
在各方协同努力下,一系列关键性交通工程取得重要进展:国道324改线工程优化区域干线布局,深南高铁项目建设有效拉近与核心城市的时空距离,佛肇云高速公路落地加快打通对外连接通道。一张层次分明、互联互通的路网正在石城加速编织,为未来高质量发展拓展出更为广阔的战略空间。
中铁十四局云雾山综合开发(一期)项目总工程师刘东升表达了参与建设的担当与决心:“作为央企,中铁十四局始终牢记‘国之大者’,积极投身‘百千万工程’,促进城乡融合发展,连线连片提升城乡建设风貌,助力完善民生基础建设,全力保障‘三清三拆三整治’提速增效,以实际行动践行央企担当。当前乡村环境显著改善,村民获得感持续增强,下一步我们将继续锚定乡村振兴需求,深耕基础设施建设与产业帮扶,为城乡融合发展注入更多央企力量。”
从村民“路通心坎”的由衷赞叹,到精心砌筑的1300多米砖花墙,再到加速推进的深南高铁与佛肇云高速项目,石城镇以“拆”破除发展桎梏,以“路”激活产业动能,将“三清三拆三整治”专项行动切实转化为交通建设的加速度、产业振兴的催化剂、民生改善的连心桥。条条通达之路,已成为石城铺就经济腾飞、产业兴旺“双翼齐飞”的康庄大道,一个以交通畅联赋能高质量发展的壮丽篇章正在石城精彩书写。
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"云浮市人民政府"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?